全部最新消息
-
成大、長庚、臺大青年學者 從腸道菌解慢性肺阻塞、心血管疾病新療法今(16)日,由圖爾思生技、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合作舉辦的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論壇三邀請成大助理教授徐瑋萱、長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稚容、臺大醫院醫師吳偉愷等青年學者,...
-
《Nature》子刊:益生菌治憂鬱症?! 巴斯德研究所解分子機制-環球生技月刊近年,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疾病間的關聯,是微生物學界熱門探討的領域之一;雖已有不少實驗顯示腸道菌可能影響神經系統,但仍缺乏足夠的分子機制證據。
-
《Nature》子刊:腸道幹細胞更新及分化機制揭密 竟由干擾素調控!近(21)日,東京醫科齒科大學(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TMDU)的研究人員發現干擾素(interferon)可調控腸道幹細胞特性...
-
《Nature》子刊:生物標記物O-glycanases 促進腸道疾病早期診斷近(11)日,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和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鑑定出細菌用來分解腸道黏液的O...
-
減少鹽分攝取不僅能降低血壓 也對腸道微生物組有益忙碌的現代人許多都有著高鹽飲食,當攝取的鈉含量過多,容易造成高血壓及腎臟負擔,最新研究顯示,過量的鈉攝取也會影響腸道細菌組成,相反來說,只要維持適量的鈉攝取,便能對腸道微生物組有所...
-
美國研究孕婦接觸益生菌有助於降低胎兒出生後自閉症風險近(26)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一項新動物研究表明,在第三孕期(third trimester)中,孕婦接...
-
瑞士首次成功開發可抵抗胃腸道分解標靶特異性肽近(11)日,來自瑞士的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的海尼斯(Christian Heinis)所帶領的小組已經...
-
MIT開發腸胃道新系統,加速藥物開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提出了一種新模型,該模型可以通過快速測試新藥在小腸中的吸收程度來加快藥物研發,同時該模型還可以用於尋找改善現有口服藥物吸收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