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關於我們
核心價值
服務項目
產學合作
臨床應用
產品研發
基礎研究
代謝體學分析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微生物檢測-次世代定序服務(NGS)
產品資訊
殺菌棒
糞便收集盒
最新消息
文章資訊
熱心腸研究院
精準醫療
聯絡我們
文章資訊
首頁
文章資訊
文章資訊
全部文章資訊
2021-01-18
COVID-19 患者腸道菌多樣性減少,與腸道病症嚴重性有關?
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高度相關,更會影響罹病種類及病況。高麗大學人類、微生物交互作用實驗室的 Heenam Stanley Kim 博士於 1 月 12 日發表評論,分析腸道健康程度與 COVID-19 預後表現之間的關係,該內容發表於美國微生物學會(...
2021-01-18
靶向PI3K驅動的HER2,或能殺死大腸癌幹細胞
①CD44v6+結直腸癌幹細胞(CR-CSC)中,HER高表達與PI3K/AKT通路的活化有關,進而促進Erbb2基因調控元件的乙酰化。
②在腫瘤異種移植物模型中(包括攜帶Kras和Pik3ca突變的移植物),HER2靶向治療聯合PI3K、MEK...
2021-01-01
Nature Reviews:一文讀懂腸道菌群在肝硬化中的作用(綜述)
①肝硬化進展期間腸道菌群發生變化,後者與失代償期肝硬化及ACLF相關。
②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的腸道菌群易位可引起系統性炎症,腸道菌群直接或間接通過其代謝產物,促進肝硬化向失代償期和ACLF發展。
2020-12-30
Science:腸道菌群會成為癌症治療領域的新突破嗎?
研究發現,健康的腸道菌群似乎是腫瘤免疫療法所需要的,因為其或可提高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應答。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基於微生物組的療法可以幫助更多的患者對免疫療法作出響應,並相信這一療法將成為癌症治療領域幾十年來最大的突破之一。
2020-12-17
Nature子刊:腸道菌群失調誘發小鼠抑鬱症的機制
①UCMS誘導小鼠的抑鬱樣行為,通過糞菌移植可將抑鬱樣行為傳遞給無菌小鼠,並減少海馬神經發生。
②機制上,UCMS誘導的菌群失調(以乳桿菌科的減少為特徵)改變了脂肪酸的代謝,降低了大麻素受體1(CB1)配體的前體濃度,從而抑制了內源性大麻素(eCB...
2020-12-17
Nature Reviews:腸道與行為交互作用的3大發現(年度回顧)
①摘取3篇本年度重大研究,以進一步理解腸道如何適應環境,控制大腦和行為。
②線蟲腸道菌Providencia的酪胺代謝產物章魚胺,能靶向ASH傷害感受神經元上的OCTR1受體,調節嗅覺反應,使線蟲吃進更多同種細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
繁體中文
English
關於我們
核心價值
服務項目
產學合作
臨床應用
產品研發
基礎研究
代謝體學分析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微生物檢測-次世代定序服務(NGS)
產品資訊
殺菌棒
糞便收集盒
最新消息
文章資訊
熱心腸研究院
精準醫療
聯絡我們